今天是中秋节。中秋起源于《诗经》所处年代–春秋时期。最早出现在《周礼》中。“中秋之月养衰老,行糜粥饮食”,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”。在春秋时期,天子开始祭月后逐步传到民间。北宋开始才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。
说起《诗经》,很多人也许没有读完过,但是对于里面的诗句一定不陌生。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,“硕鼠硕鼠,无食我黍”,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”等都是朗朗上口,耳熟能详的。
以下小故事由中国侨联提供。
听完小故事,试试下面的打卡小任务:阿樵用什么引起了岸上的人的注意力?你知道故事发生在什么日子吗?大家在这一天会做什么? 被大家尊敬的白胡子老人是谁?他是来做什么的?你知道他们互相唱和的是哪一首诗歌吗?请你朗诵一下。“能留住风的铃铛”是什么?它有什么作用呢?(你可以选择视频、音频、写字、画画等各种你喜欢的方式来完成任务)

每每提到中秋节,大家一定会先想到月饼。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“宫饼”,民间俗称为“小饼”、“月团”。苏东坡有诗云: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怡。”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,由朱元璋发起,到了明代,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。
今天,我们的营员们,一边吃着月饼,读着诗经,一边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中秋节的祝福。特别是小红花画院的同学们,用作品表达了中秋团圆、花好月圆之情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想听更多有趣的故事,欢迎参加10/12-10/26的秋令营。点击这里注册。
如果对段昭南线上课程感兴趣,点击这里了解更多。
2021-09-19